
【小编说说】水质是直接影响健康,外环境水不好,我们只得自我保护了,自来水管网老化,饮水安全随时存在威胁。突如其来的污染,市民防不慎防,家庭自来水终端净化设备不可少,做好自我防范才是王道。“五一”即将到来,消费者们行动起来快把净水器带回家,净水器代理商朋友们也要抓住好时机,制定营销方案,推广净水器品牌,惠民让利,让净水器更早走入寻常百姓家。
4月14日,在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发生3天后,兰州市解除了所有主城区供水应急措施,恢复正常供水。一场水危机似乎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据了解目前围绕事故的发生仍有多个谜团待解。不仅涉事企业兰州石化公司一直未回应公众的质疑,水务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疑点也没有消除,“饮用水源地安全”这一更为普遍的问题也引起公众强烈关注。
环境保护部3月14日发布的公开消息称,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近年来,从水源地水质保护、取水、输水、水处理、配水到终端用水,中国的水质安全问题在每一个环节都开始集中爆发。
进入水质事故高发期
“供水源水污染严重,供水设施陈旧,供水安全压力迅速加大。”早在2009年,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即将进入水质事故高发期”。
该研究中心所作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城市原水合格率约为70%,而如果加上小城市,这一数据可能低于50%。
“不安全饮用水”一般指直接饮用未经集中处理的地表水(江、河、湖水等)、地下水(井水、泉水等)等。潘小川介绍,目前来看,农村的问题比较大。一般而言,城市是集中供水,经过了水处理厂的处理,且有严格的检测和卫生监管等措施,相对安全。
但实际上,近年来城市供水水质问题不断,各地接连发生的停水事件,让居民们拧开水龙头时便担心流出来的会不会是“毒水”。
这也意味着,喝不上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2.8亿。而城市供水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受影响的人数少则数十万,多则上千万。
2011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一电解锰厂尾矿渣暴雨后流入涪江,造成涪江江油、绵阳段200多公里水体指标超标,影响沿岸江油至绵阳段城乡过百万居民正常饮食用水。
2012年年初,位于广西的龙江发生镉污染事件,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河段被污染,流至下游的柳江,威胁柳州市的饮用水安全;同年2月初,江苏镇江又发生了苯酚污染城市水源地事件。这两起事件因为威胁到柳州、镇江等数座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而备受关注。2012年12月发生的邯郸市水污染事件,也让该市停水多日。
曾在全国多处水源地作过调研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台介绍,除了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外,在城市中生活的约5000万人的饮用水也不不达标,“从源头到水厂再到水龙头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存在污染”。
公开报道显示,住建部在2002年、2003年曾调查数百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发现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合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0%,普通水泥管占13%,镀锌管等占6%。这三类低质管网主要铺设于上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之间。
|